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钢铁煤炭有色行业2021中期投资策略:钢煤铝中长期景气可期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发布时间:2021-09-09 21:52:28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1、 现状:原料领涨,工业材强于建筑材

受2020年初疫情带来的低基数影响,2021年初,国内主要经济数据在年初实现同比大幅增长,而后出现边际回落。

上半年,金属及原料周期品价格大涨,价格均在上半年内创下近年来高点水平。2021年1月1日-6月30日,主要商品的价格涨幅:主焦煤+48.5%、铁矿+37.6%、铜精矿+31.31%、水泥-4.97%、铝+19.41%、铜+17.98%、焦炭+13.33%、动力煤+24.76%、螺纹+9.38%、冷轧+5.44%。显示原料价格领涨主要周期品,而工业材价格表现强于建筑材。

随着经济数据转弱,5月初,除电解铝外其他金属周期品如铜、螺纹、冷轧价格高位回落。截至6月30日,螺纹、冷轧、电解铜吨利润较2020年底分别回落812元/吨、948元/吨、4115元/吨,而电解铝的毛利则较2020年底提高1839元/吨。

2、 需求:基地需求偏弱,工业品低位回升

2.1、 基地同步指标:需求维持弱势

石油沥青约80%用于道路建设(包括新建和维修),而2017年基建投资额构成中,道路运输业占23.29%,仅次于市政设施管理行业(占26.13%),因此总体来看石油沥青是监测基建比较重要的指标。

全国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自年初以来一直保持在历史偏低水平,1-7月平均开工率为43.57%,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且6月起,石油沥青开工率明显下滑至五年同期最低水平,显示当前基建整体较弱。

挖机小时利用数受到使用年限、房地产基建、替代人口等方面的影响,我们倾向于认为相对于挖机销量而言,挖机小时利用数和挖机保有量是更好的推断房地产基建发展形势的指标。

2021年1-3月,小松挖掘机小时利用数仅略高于2020年水平,4月开始该数据大幅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处于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

但是需要考虑到小松挖掘机市占率从2012年的12%下滑至2018年的约4%,因此机器平均使用年限已经较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小松挖掘机小时利用数如果同比增长,则说明房地产基建的需求形势不错;如果同比微降,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也许是机型使用年限已经偏长的原因、也许是挖机存量增长的原因。

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量的80%由国家铁路集团承担,而国家铁路货运量中的97%是大宗货物(主要是煤炭、矿石、集装箱、钢铁等)。2003年以来,全国铁路货运增速的每轮高点基本都在15%以上、低点在-10%左右。2021年1-6月铁路货运量均值为3.89亿吨,处于2010年以来高位水平,显示当前大宗货物运输较旺盛。

天然橡胶主要用在轮胎领域,轮胎分为半钢胎和全钢胎,其中全钢胎近90%用于货车的配套和替换,公路货运领域的类别构成中,约63%是重化工品(2008年数据),轮胎41%用于出口(2019年数据)。

截至7月30日,云南国营全乳胶均价为13062.5元/吨,较2020年底下降0.096%,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全钢胎开工率5月下旬起回落明显,截至7月29日,开工率降至61.12%,处于5年同期最低位。

水泥:水泥的下游基本是房地产、基建、农村建设三家平分,出口占比仅为0.2%。自5月中旬起,全国水泥价格指数及水泥周开工率回落,截至7月31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跌至139.35点,虽高于同期,但是处于本年最低位;水泥开工率5月中旬也持续下降,7月下旬低位快速回升,截至7月30日,全国水泥开工率回升至89.8%,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2.2、 工业品同步指标:燃油车产业链处于低位回升阶段

半钢胎主要用在轿车领域(包括新车以及更换),半钢胎开工率在4月初达到73.93%的高点后持续走低,在7月初低位回升,截至7月底,全国半钢胎开工率从月初的最低点44.51%回升至57.33%。

中汽协统计乘用车4周滑动日均批发及零售销量之和在1月初达到19.1万辆的高点,之后季节性回落,7月出现上升趋势,截至7月底,该指标为18.30万辆,达到阶段性高峰。

2.3、 比价关系:工业品链条表现强于建筑业链条

热轧与螺纹价差可以用来衡量工业品和建筑链条需求的相对关系:热轧主要用于机械制造、船舶等,而螺纹主要用于地产、基建,中厚板与螺纹价差扩大,表明工业品链条需求好于建筑链条。热轧与螺纹价差在5月20日高位840元/吨,之后于6月初开始回落。截至2021年7月30日,热轧与螺纹价差跌至500元/吨,但仍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印证上半年工业品景气度持续优于建筑行业。

大小螺纹钢价差来衡量地产新开工和基建的相对关系:大螺纹(用:杭州HRB400 20mm替代)用于基建、小螺纹(用杭州Ф8-10:中天替代),大小螺纹价格差扩大,则表明基建更好,否则说明房地产更好。4月起,盘螺和螺纹钢的价差大幅拉升至历史高位水平,并于6月21日达到峰值650元/吨,显示上半年地产新开工表现优于基建。之后出现回落态势。截至7月30日,大小螺纹价差跌至310元/吨。

6月以来,热轧与螺纹价差、大小螺纹价差加速收窄,显示工业品及建筑业、地产新开工及基建的需求处于均值回归状态,但热轧与螺纹仍处于同期高位水平,显示工业品需求好于建筑业。

2.4、 基地领先指标:新开工偏弱,下半年基建或发力

(1)供应土地占地面积及土地购置面积处于同期低位,新开工预计偏弱

100大中城市供应土地占地面积及土地购置面积是房地产新开工的领先指标。

1-6月,100大中城市供应土地占地面积为3. 2亿平方米,处于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1-6月,土地购置面积累计为7021万平方米,处于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

2020年8月,住建部提出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重点强调了“三道红线” 政策。该政策的出台,使得房企融资端收紧,使其进一步减缓拿地,且2021年2月22城土地集中供应政策的出台,使得2021年上半年100大中城市供应土地占地面积及土地购置面积维持近几年低位水平,我们认为后续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将持续放缓,这对包括建筑材商品在内的相关周期品中长期需求构成一定的压制。

(2)下半年专项债发行提速,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提升

2021年1-2月基建(不含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为+36.60%,主要是受2020年初疫情造成的低基数影响。

由于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缓慢,1-6月地方政府专项债投放比例仅有47.42%,2019-2020年平均值为58.62%,基建投资增速环比持续回落,6月累计同比增速回落至7.80%。

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再提“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市场对后期地方债发行提速的预期增强,加之当前棚改工作进入收尾期,对基建的分流效应逐步减弱,下半年专项债流入基建投资比例将提高。

2.5、 工业品领先指标:两大领先指标高点已现

(1)PMI新订单回落显示铜、铝、冷轧需求偏弱

自2008年以来,LME铜价、铝、冷轧价均与中国PMI新订单指数在大的趋势总体一致,在大部分时期,PMI新订单的阶段性高点对铜、铝、冷轧价格的高点有领先性。

2007年5月,中国PMI新订单指数达到阶段性的高点(65.1%),LME铝价、LME铜价、上海冷轧钢价分别在2008年2月、2008年4月、2008年6月达到阶段性高点,至3086美元/吨、8740美元/吨、7330元/吨,PMI新订单的领先时间为9-13个月(其中对铜铝领先9-11个月);

2010年1月,中国PMI新订单指数达到阶段性的高点(61%),LME铝价、LME铜价、上海冷轧钢分别在2011年1月、2011年2月、2010年3月达到阶段性高点,至2483美元/吨、9856美元/吨、6130元/吨,PMI新订单的领先时间为2-12个月(其中对铜铝领先12-13个月);

2017年10月,中国PMI新订单指数达到阶段性的高点(54.8%),LME铝价、LME铜价、上海冷轧钢价分别在2018年5月、2018年5月、2017年12月达到阶段性高点,至2286美元/吨、6825美元/吨、4860元/吨,PMI新订单的领先时间为2-7个月(其中对铜铝领先7个月);

PMI新订单指数在2020年11月达到53.9%,创2018年以来新高水平,2020年12月、2021年3月分别达到53.6%,而后延续回落,2021年6月,PMI新订单指数为51.50 %,环比+0.2个点,虽有小幅回升但距离前期高点仍有差距,不利于未来铜、铝、冷轧价格进一步上行。

(2)M1、M2增速差转负,显示经济运行放缓不利于金属价格进一步上涨

M1和M2增速差与上证指数在大部分时期存在一定的正向相关性。M2=M1(M0+单位活期存款)+准货币(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

从最近15年以来的M1和M2增速差与金属价格的相关性来看:(1)二者总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中国M1与M2的增速差在下降过程中经过0附近时,往往是金属价格的高点,这在2010年底、2018年初体现得均非常明显。

2021年2月以来,M2同比增速持续大于M1,M1、M2增速差由正转负,且在6月达到-3.1个百分点,为近11个月以来新低水平,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经济运行或将放缓,不利于金属价格进一步上涨。

3、 供给受限抬升钢铝煤行业中期景气度

3.1、 长期供给压力:“碳中和”抑制高碳行业生产

2016年,《巴黎协定》正式实施,《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积极响应并做出减碳承诺。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中国要力争于2030年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年12月,在气候峰会上进一步提出2030年单位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65%以上等具体减碳目标。 煤炭、钢铁、电解铝作为能源消耗密集行业,面临巨大减碳压力。根据CEADs数据,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6.21亿吨。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由于煤炭消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72.77亿吨,占比高达75.63%。

根据CEADs数据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的碳排放量为17.7亿吨,占比高达18.4%;电解铝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3580万吨,按照生产1吨电解铝耗电13500kwh,生产1kwh电力消耗标准煤320克以及燃烧1吨标准煤排放2.6吨二氧化碳计算,2018年电解铝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02亿吨,占比4.18%。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钢铁、有色工业协会均提出碳达峰初步目标: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钢铁行业在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有色行业在204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40%。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钢铁、电解铝、煤炭等高碳排放量的行业供应收缩预期增强。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过度行动的倾向,出现运动式“减碳”的现象。

为了解决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我们认为,钢铁、电解铝、煤炭行业中期供给收缩预期不变,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3.2、 钢铁行业:下半年粗钢产量压减概率大幅提升

(1)短期减产预期不变:下半年全国粗钢同比降幅可达9-16%

2020年末,工信部表示“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021年4月,工信部与发改委进一步就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求除北京、海南、西藏以外,各省在5月15日前需完成对钢铁产能退出及粗钢产量压减的自查自纠工作,6-7月主要部委将带队实地检查,将对有关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上报国务院。

如若仅上述地区进行限产,则据此估计2021年下半年,我国粗钢产量至少减少5001万吨,粗钢产量同比下降9.03%;如若除山东、河北以外,全国其他地区产量均维持同比不增长,则2021年下半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8954万吨,粗钢产量同比降幅将达到16.15%。

(2)中期兼并重组加速:CR3创新高,龙头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9年数据显示,除中国以外,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量排名前四位的钢铁企业集中度均超过60%,其中美国排名前四位钢企集中度达到65%,日本排名前四位集中度达到75%,韩国排名前两位钢企集中度更是高达85%。

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分散、集中度低,截至2020年,国内前三大钢铁集团集中度仅为19%,远低于欧美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

2021年5月,安阳钢铁公告,沙钢集团有意向以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参与安钢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成为安钢集团的控股股东,按照两集团2020年粗钢产量计算,成功合并后沙钢集团粗钢产量将达到5279万吨。

7月,山东钢铁公告称,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筹划对山钢集团战略重组事项。按照2020年两大集团产量计算,成功合并后,宝武集团粗钢产量将达到1.46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比例达到13.88%。

如若参考各钢铁集团2020年产量情况,我们预计成功合并后,我国前三大钢铁集团集中度将达到23%,创历史新高水平,行业兼并重组加速,未来行业龙头企业议价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3)中期面临减碳压力:2030年,我国粗钢产量降幅预计将达到16.71%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中期产量压减预期较强。目前,钢铁行业实现减碳的途径主要包括:减少钢材消耗、改善工艺技术、优化原料结构、能源替代、电气化及CCUS(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

按照世界钢铁协会测算,预计到2050年,通过减少钢材消耗的途径对行业减碳的贡献占比可达40%以上,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假设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与2020年持平为10.53亿吨,且短流程占比维持2020年水平10.4%,则钢铁行业碳排放量有望提前达峰。在不考虑电力消耗的情况下,长流程、短流程吨钢碳排放量分别为2.34吨和0.37吨,对应2021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为22.48亿吨。

根据钢铁行业碳达峰初步目标: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基于废钢协会对未来我国废钢资源量的推算,我们认为2030年我国短流程粗钢占比有望达到25.17%,在其他技术条件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30年粗钢产量有望下降到8.99亿吨,较2020年下降14.65%。

3.3、 煤炭行业:国内安全监管加严,海外进口持续受限

(1)产量红线叠加安全政策共同抑制煤炭供给

2021年1-6月,我国原煤产量为19.49亿吨,累计同比增长7.94%,处于同期高位水平。由于近期煤矿事故频发,目前山西、山东多地煤矿停产检修或放假,下半年安全生产的政策主题未发生改变,预计将对我国煤炭供应形成一定抑制。

(2)进口受限、需求增加,焦煤供需缺口扩大

我国动力煤主要以国内生产为主,相比之下,炼焦煤进口依赖度较高。我国进口的炼焦煤品主要为优质的主焦煤以及1/3炼焦煤。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炼焦煤累计净进口7175万吨,据此测算我国焦煤进口依赖度约为12.88%。

我国炼焦煤主要进口自澳洲及蒙古,据海关总署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进口自澳洲及蒙古的炼焦煤占比高达81.41%。2020年5月6日,发改委宣布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受此影响,澳煤进口量持续走低,同年12月,我国正式停止对澳洲煤炭的进口。

而作为我国另一大主要炼焦煤进口国,蒙古炼焦煤的进口则受到疫情反复扰动,2021年1-6月,蒙古炼焦煤进口量835万吨,其中4-6月进口量降至近6年同期最低水平,后期蒙古炼焦煤进口情况需关注当地疫情变化。

尽管今年进口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炼焦煤的进口量有所增加,但由于这些国家炼焦煤进口量占比较小,尚难以弥补蒙古、澳洲焦煤进口减量的缺口,是造成我国焦煤供应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供应受国内政策及海外进口影响,且下半年焦化产能净投放量预增,焦煤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2020年焦化行业以去产能为主,2021年焦化产能将稳步回升,据Mysteel数据显示,预计全年将淘汰焦化产能2775万吨,新增6548.5万吨,净新增3773.5万吨。焦炭产能净增加将推动焦煤需求,且新增焦化产能以大型焦炉为主,其对优质主焦煤需求将更为旺盛,焦煤价格或将进一步上行。

(3)动力煤中期需求无虞,供需缺口加剧

参考美国能源发展路径,其粗钢产量在1973年见顶,达到1.36亿吨,而美国的煤炭消费量继续增长,在2005年左右才达到峰值,因此粗钢产量达峰并不意味着煤炭消费达峰。

2000年起,美国总能耗增长缓慢,且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年提升,据IEA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美国天然气发电量占比达到33%,对煤炭的消费形成了一定的替代作用。

据BP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仅为美国的1/5;据中国能源网数据显示,天然气发电量仅占国内总发电量的9%左右,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仍偏弱,其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不明显。

近几年国家鼓励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天然气产量高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显示,我国天然气产量目前增速保持在9%左右,假如未来几年天然气继续保持目前增速增长,203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是2020年的2.4倍,考虑到发电量增速维持在3%左右,到2030天然气发电量占比约为15.5%,距离美国仍有很大差距。

光伏和风电依赖于不可控的自然环境(风速、光照),无法在用电高峰保障供电稳定,且目前储能方面面临成本高、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造成光伏、风电发电量受限。据IEA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光伏、风力发电量仅占2.1%,据此我们预计其在中期对煤炭消费量的替代作用影响有限。

短期来看,目前我国火力发电量维持历史同期高位水平,预计2021年动力煤需求量将进一步增长,而国内动力煤行业供给增量受限,预计2021年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增大,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

3.4、 电解铝行业:短期限电扰动,长期红线约束

(1)“碳中和”及限电政策约束行业供给

内蒙、云南是我国电解铝生产大省,2020年各自产能分别占国内的14%和8%。2021年以来,内蒙因碳排目标影响,多家铝企已实现减产,累计减产产能达40万吨/年;云南5月限电压产已经影响83万吨/年电解铝产能(年化),近期限电或进一步限制其复产进度。截至7月初,年内电解铝企业减产产能累计达到133.3万吨/年,其中,因碳排放和限电导致的减产产能合计约122.1万吨/年。

截至2021年6月,全国电解铝总产能约4280万吨/年,截至6月电解铝开工率维持在93%,处于历史高位。2021年中国电解铝已建成且待投产的新产能为188万吨/年,已投产58.5万吨/年,已建成待投产产能130万吨/年,预计全年最终实现200.5万吨产能。考虑年内复产的74.5万吨产能和减产的133.3万吨,全年预计新增产能仅141.7万吨;若因电力问题影响,后续实际新增产能规模或继续低于预期。长期来看,产能红线及碳中和政策或对长端供给释放造成扰动。

(2)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运行,继续看好铝价上行

电解铝下游需求结构主要以建筑地产、交通运输、电力、消费、机械和包装等领域,其中建筑地产和交通运输领域需求合计占比超过55%(2020年)。

地产端,全国商品房单月竣工面积6月同比增长66.55%,单月房屋竣工面积明显高于往年,2021年1-6月累计同比为+25.70%,增速环比提升明显。地产竣工仍处于上行周期,地产和建筑用铝后续仍有望稳定增长。

汽车端,产销有望恢复增长。5-6月因汽车缺芯问题汽车产量有所下滑,近期芯片问题有所缓解,批零销量有所恢复,下半年汽车产量有望边际改善。同时,汽车减排和轻量化以及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铝的提升有望带动汽车用铝增长。

短期电解铝供给受到限电影响,全年供给释放或不及预期,全年预计紧平衡,继续看好铝价上行。电解铝长期供给受制于碳中和政策和产能红线,供给增速放缓;氧化铝持续过剩,持续看好电解铝利润维持高位。

4、 重点企业分析

4.1、方大特钢:低成本竞争优势依旧凸显,普特结合提升竞争力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0.42亿元,同比增长26.95%,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103.70%。

一季度,公司经营生产继续稳步运行。2021年第一季度钢材产量销量分别为88.05万吨、88.97万吨,同比下降13.57%、增长0.25%;铁精粉产销量均为15.3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3.59%、53.13%。

成本管控力度前,期间费用率持续下滑。2021年1季度单季公司管理费用为1.49亿元,环比下降15.08%,处于近三年低位水平,且自2017年Q4公司财务费用持续为负,2021年Q1公司财务费用为-0.54亿元,环比持续下降,带动公司自2019年Q3以来,连续6个季度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2021年Q1期间费用率仅为3.46%。

公司区位优势明显,坚持“普特结合”,三大特钢龙头地位明显。公司位于江西省内区位优势显著,公司坚持普特结合的产品路线,特钢品种中弹簧扁钢、汽车板簧等特钢品种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一。公司做好技术研发规划,坚持在“特”字上下功夫,把研究成果变成附加值高的产品,实现公司创效与竞争力的提升。

4.2、华菱钢铁:盈利水平继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86.46亿元,同比增长63.46%,实现归母净利20.54亿元,同比增长81.06%;根据公司中期业绩预告,2021年第二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2.46-36.46亿元,同比上涨71.84%-93.01%。

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将创历史新高水平:二季度,下游用钢需求旺盛,尽管上游原燃料价格高企,但钢铁行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改善。公司继续实施“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公司发行可转债,负债规模进一步降低:公司于2020年10月29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本次募集规模4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华菱湘钢 4.3 米焦炉环保提质改造项目、华菱涟钢 2250 热轧板厂热处理二期工程项目、华菱涟钢高速棒材生产线及配套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华菱涟钢工程机械用高强钢产线建设项目、华菱钢管富余煤气和冶炼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华菱钢管 180 机组高品质钢管智能热处理生产线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如果能够顺利实施,一方面将有利于实现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财务状况和负债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4.3、宝钢股份:四大因素有望推动公司盈利未来不断攀高峰

2021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38.21亿元,同比增长39.33%,实现归母净利53.59亿元,同比上涨247.85%。

公司进一步降本、挖潜,推动盈利能力改善:1)公司近年来持续大力降本,销管费用降幅明显,据一季报披露,2021年Q1公司实现降本12.9亿元,我们预计2021年可实现降本25亿元左右;2)短板基地盈利能力提升,我们预计青山和梅山基地的吨钢净利未来2-3年至少有200元的提升空间,按此测算,这将带来的净利润增量达到44亿元,相当于2020年净利润的31.42%。

碳中和背景下,龙头钢企盈利能力有望显著增强:“碳中和”政策背景下,2021年1-6月份,板材综合毛利较2020年全年均值上升302元/吨。公司披露2021年商品坯材指导产量为4944万吨,假设其中80%为板材产品,板材吨钢毛利增长300元,将增厚利润119亿元。

4.4、新钢股份:加强对标找差、降本增效,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公司概况 公司是国内船板、容器板、结构钢板等优质板材和金属制品的骨干生产企业,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优质建材、板材、金属制品精品生产基地。

2020年公司生产经营再创新高,生产呈现稳产、高产局面,制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经营业绩有效地提升,盈利能力等指标在行业内位列第一方阵。

(2)经营状况 公司是一家炼焦、烧结、钢铁冶炼、钢材轧制及延伸加工于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拥有优质板材、优质建材、金属制品的精品钢材生产体系,具备年产 1000 万吨级粗钢生产能力,其中具备年产 700 万吨优质板材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

2020 年,公司克服了疫情等诸多影响,抢抓市场机遇,优化生产组织,实现营业收入724.12亿元,同比增长25.06%;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20.91%。2020年钢材销量978.57万吨,同比增长6.41%。

2021年第一季度,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一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大幅攀升。实现营业收入253.05亿元,同比增长70.82%;实现归母净利润9.71亿元,同比增长88.83%。根据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预计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3.3-15.3亿元,同比增长97.33%-127.00%。

2021年,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大幅提升: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极简、规模极致、消耗极限”的经营方针,持续优化生产组织,充分释放产线产能,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强化对标找差和降本增效,深化内部管理革新,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拥有优质板材、优质建材、金属制品的精品钢材生产体系,产品覆盖冷热轧薄板、中厚板、线棒材、冷轧硅钢、金属制品等多个产品,具备年产 1000 万吨级粗钢生产能力,其中具备年产 700 万吨优质板材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

非钢产业发展迅速,主业与非钢并重的新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公司非钢产业发展迅速,主业与非钢并重的新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大力注重公司在钢材延伸加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贸易物流,金融投资四个板块的发展。

区域市场优势明显:新钢股份作为江西区域内的钢铁龙头企业,已跨入千万吨级钢铁企业行列,在区域市知名度高,具有区域溢价优势与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一带一路”、中部崛起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政策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4.5、柳钢股份:合并广西钢铁,完成“一体两翼”战略目标

(1)公司概况 公司作为全球50大钢企,目前是华南、西南地区最主要的大型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公司产品覆盖中厚板材、小型材、中型材、冷轧板、钢坯等,生产的产品主要为低合金板、带肋钢筋、优质线材等,除了满足华南市场之外,还辐射华东、华中、西南市场,同时还远销美欧非、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在发展布局上,为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降低运输成本,柳钢股份要着力进行沿海战略布局。柳钢股份重组了广西钢铁集团后,形成了以柳州本部生产基地为中心,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不锈钢基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钢铁发展版图。

(2)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6.94亿元,同比上涨12.49%,归母净利润为17.19亿元,同比下降26.63%。营业收入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钢材销量上涨,归母净利润下降是由于疫情原因,上半年钢材价格下降,而原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生产成本挤压公司利润。

由于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一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大幅攀升。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09亿元,同比增加64.77%;归母净利润为6.64亿元,同比上涨303.62%。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1.41亿-12.92亿元,同比上涨87.66%-112.5%。

合并广西钢铁,完成“一体两翼”战略目标。在发展布局上,为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降低运输成本,柳钢股份要着力进行沿海战略布局。柳钢股份重组了广西钢铁集团后,形成了以柳州本部生产基地为中心,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不锈钢基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钢铁发展版图。

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注入新动能。2020年公司新增防城港项目,设计有2座3800m2高炉、4座210t转炉、7条长材生产线、1条带钢生产线,产铁、粗钢及钢材产能分别为304万吨、420万吨及919万吨。其中1号高炉于2020年6月投产,全年生铁产量169.78万吨、粗钢产量192.43万吨、钢材产量207.28万吨。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合并口径下钢材产量为292.19万吨,同比上涨63.82%。

4.6、三钢闽光:区域内长材龙头钢企,盈利能力稳步增长

(1)公司概况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板材、螺纹钢、光面圆钢、光圆钢筋、制品盘圆、建筑盘圆、建筑盘螺、外购钢材、钢坯、矿微粉。公司的“闽光”牌建筑用材是福建建筑钢材第一品牌;公司也是核电工程主要供应厂家。 “闽光”品牌在福建省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多次获得国家“金杯奖”、“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用户满意产品”、“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等荣誉称号。

(2)经营状况 2020 年,公司克服了疫情等诸多影响,着力稳工稳产,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营业收入486.36亿元,同比增长6.87%;归母净利润25.56亿元,同比下降30.42%。 2021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82亿元,同比增长35.72%,实现归母净利润27.29亿元,同比增长132.21%。

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作为福建省本土企业,公司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与稳定的销售渠道。据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其建材产品在福建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4%左右,中板材产品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产品销售立足区域市场,辐射广东江西等周边省份。

公司回购股票,彰显信心:2020年8月,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25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178%,购买股票成交价为6.12-7.01元/股,支付总金额约为1.51亿元。

深入对标挖潜,生产经营能力持续提升:公司紧抓市场机遇,优化生产计划,灵活组织生产,深入对标挖潜,生产经营指标持续提升。 2020年公司完成罗源闽光100%股权收购,现拥有三名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漳州闽光四大钢铁基地,具备炼钢产能1200万吨,全年粗钢产量1137.1万吨,产能利用率为94.76%。

4.7、太钢不锈:原料成本优势显著,新产品持续创效

(1)公司概况 太钢不锈业务集铁矿山采掘和钢铁生产、加工、配送、贸易为一体,主要生产销售不锈钢及其他钢材、钢坯、钢锭、黑色金属、铁合金和金属制品;为钢铁生产提供所需的原辅材料。 2020年与宝武整合后,中国宝武通过太钢集团间接控制太钢不锈63.15%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集团将致力打造宝武旗下不锈钢产业一体化运营的旗舰平台。目前太钢不锈拥有国家级理化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中试基地、16个科研实验室、14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用以开展科技创新。

(2)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19亿元,同比降低4.26%,归母净利润17.35亿元,同比下跌18.11%。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为2020年疫情影响及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双重因素导致;另外,公司重点开展系统性检修工作,推进环保提升和投入智能制造项目等工作,进一步挤压了钢厂盈利空间。 2021年第一季度,受益于钢铁行业景气度回升,公司实现营收212.82亿元,同比增长36.55%,实现归母净利润18.65亿元,同比增长1148.53%。公司预计第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8.15亿元到31.05亿元,同比增长538.32%到604.08%。

铁矿石自给率高,成本优势显著:太钢集团具有年产1300万吨铁精矿粉的生产能力,是国内铁矿石资源自给率最高的企业,在镍、铬、钼煤炭等资源方面与业内领军企业均结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为公司钢铁生产提供可靠、稳定的资源保障。

吨钢费用低于同行:2020年,公司吨钢费用(包括研发费用)为520.02元/吨,较2016年下降69.57元/吨,降幅为13.38%。太钢不锈的吨钢费用远低于其他主要上市钢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5、 风险分析

(1)需求显著低迷。金属下游分布在地产、基建、机械、汽车等行业,如果宏观经济平稳,需求是具备韧性的,短期难以显著波动。但如果宏观经济严重低迷,或贸易摩擦升级,可能会造成钢铁、有色需求显著下降的风险,同时带动原料方面包括煤炭在内需求下降的风险,届时企业盈利水平可能难以支撑。

(2)下半年周期行业供应压减不及预期。“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市场预期2021年钢铁、电解铝行业供应大幅收窄,如若后期减产政策执行力度放松,导致钢铁、电解铝供应量超出市场预期,可能会造成价格回落。

(3)海外煤炭进口大幅增量,带动国内煤炭供需缺口收窄,可能会造成煤炭价格回落。


关键字:   钢铁 煤炭有色行业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