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则消息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重庆碳管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重庆碳管家)正式成立,这是一家全国资的、主营碳业务的公司。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是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后者由重庆国资委100%控股。
据悉,该公司未来将聚焦低碳、节能、生态环保业务领域,围绕碳平台、碳规划、碳产业、碳计量、碳资产、碳培训、碳融资、碳工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双碳综合解决方案。
国资的隐藏优势
当前市场上,以碳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尚以民企为主。重庆碳管家的成立,据查询,应是首家地方设立的由国资全资的碳公司。
长期以来,市场上的碳公司“活”的并不好,但在双碳目标提出后,碳业务市场开始迅速转好,相关的业务量猛增,碳业务一时间成为香饽饽,碳公司的经营环境显著改善。
碳业务的一大特点是,大多数项目的采购单位均为政府相关单位,显著的比如碳规划、碳核查业务,其采购方大多数均是地方政府部门。
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国资碳公司进入这一市场的主要诱因,显而易见,对于地方政府主导的项目,国资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这家公司下属的全资公司重庆招标采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导着重庆市国资大部分的招标采购代理业务。
当然,我们并不能否定类似重庆碳管家这样的国资企业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不能因此就断言其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嫌疑。
但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地方政府确实更倾向于将项目包给本地的企业,特别是本地的国企来做,这一方面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创造本地GDP的固有想法,一方面从政治角度上也更为稳妥、不易犯错。
国资杀入的隐忧
碳业务多属于咨询业务,采购数量虽然比较大,但单个项目的金额并不高,比如一个碳核查项目的采购额一般不到2万元,一个地方有1000家排放单位需要做碳核查,也就2000万元的标的。
如果单纯地聚焦于咨询业务,一个地方的碳业务显然并没有多大的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国资就会放弃这一本土市场。
需要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地方企业对地方的实际情况更加了解,做碳咨询业务也相对更易“贴地气”,目前不少地方的碳咨询业务招标都限定了必须是本地的注册公司。
重庆碳管家的成立应该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更多地方类似的国资的碳公司将会相继成立。
而民营的碳公司在面对国资的竞争时,将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对于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新设立的民营碳公司,应该引起一定的警觉。
碳业务是一个既有市场化属性又有行政化属性的业务,与之存在相似性的环保行业就是一个典型,各地方政府在近几年相继组建设立省级环保集团,在各地形成了实质性的垄断格局。
而民营环保企业最终只能依附于这些国资企业,走向“国资吃肉,民企捞点汤”的“乞食”境地。
碳业务作为一项行政化属性更显著的业务,是否将会发展到这种境地?显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近一年来,双碳目标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碳公司,碳业务特别是咨询业务作为一项人才密集型业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在面对国资背景的企业竞争中,最终是靠人才取胜,还是要靠政府关系取胜?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相关资讯
- 对话黄立冲:碳排放资产可以成为高利润的投资品2022-05-18 11:10:43
- 湖北“碳资产大脑”护航全球最大碳市场2022-05-18 10:51:04
- 中核碳资产公司成立2022-05-16 16:57:50
- 我国首部《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将发布2022-05-16 16:34:12
- 国资碳业务公司将杀入?民企还能喝口汤吗?2022-04-27 12:16:42
- 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一年营收翻了18倍首次实现经营性盈利2022-04-24 16:55:43
- 9大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公司盘点2022-04-20 13:05:24
- 新能源汽车企业用“碳资产”抵押贷款首笔1000万元到位2022-02-24 17:27:32
- 舜华新能源国家电投碳资产管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2-02-24 12:45:36
- 淮河能源多举措推进碳资产管理升级2022-02-24 1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