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节能建筑离我们有多远?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中国节能网  发布时间:2017-02-26 13:23:59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2017年,我国要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住建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大力强化建筑节能”,明确要求“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40%,新建建筑执行标准能效要求比‘十二五’期末提高20%”。可以说,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绿色建筑将迎来发展黄金期,那么,从照明、楼宇自控与综合布线的角度而言,节能建筑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智能照明控制,实现节能第一步

      照明系统是楼宇尤其是酒店、饭店及娱乐场所的第二大能耗,其特点是各类灯具多,品种多,单个灯具功率小。据统计,目前全球的照明能耗大约占整个电力资源消耗的五分之一,所以从照明节能入手能够为节能减排带来较为无可估量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灯具节能和科学科学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照明控制在智能化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人工照明光环境的舒适性、个性化、安全、节能等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

      节约能源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最大优势,传统的楼宇公共区域照明工作模式,只能是采用简单的开关控制,白天关灯,晚上开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借助各种不同的"预设置"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光照度进行精确设置和合理管理,实现节能。

      暖通空调系统有效降低能耗

      据统计,到2015年为止,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而空调节能也已成为国家重点改造和研发的方向;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建筑能耗约占公共机构总能耗的70%,而空调能耗约占公共建筑能耗的60%,超过了照明、电梯、办公设备的总能耗,是公共建筑耗能的第一大户,空调的节能效果成为公共建筑节能达标的关键。

      暖通空调系统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工程,因此,设计方案的优劣将会对其性能的高低造成直接影响。合理选择空调的冷热源能够改善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例如在过渡季节或冬季利用室外温度较低的冷风作为新风引入空调,从而带走室内的热湿负荷,节省空调系统集中制冷所消耗的大量能源。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另一个切入点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目前采用的热回收技术主要是在系统中安装能量回收装置,将排风中的能量用于新风的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新风处理所需的能量,有效降低机组的负荷,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综合布线对智能建筑节能至关重要

      综合布线和节能降耗有着怎样的关系?事实上,综合布线的设计和管理关系着节能的效果,只有前瞻性的设计和智能化的管理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节能。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建筑物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等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建筑物内的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连,而合理有效的线缆布局和网络结构对于节约电能、节能降耗起到重要作用。

      与传统的布线方式相比,综合布线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又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的高科技产品。其节能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降低智能建筑运行费用,一般用建设投资的3%~5%即可建成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物运行期内大大降低达到同样功能的扩建所需的费用。

      2、综合布线系统可满足智能建筑信息传输网络的中远期需要,尤其是水平子系统,采用适当超前的线缆或吹光纤技术可以为未来的扩展带来很大方便,可取得在建筑物运行期内一劳永逸的效果。

      3、综合布线系统为与外界广域网、公用电话网、广播电视网等通过各自的接入技术相连,构成对外部开放的通信系统和远距离控制系统,大大降低了传输障碍。

关键字:   节能建筑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