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除了混合动力,丰田节能还有大招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重庆晚报  发布时间:2017-03-17 10:08:49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最近,不少消费者被一则广汽丰田雷凌Turbo的购车福利引导至各4S店:即日起至2017年3月31日内下订并在2017年3月31日前提车,可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半特惠活动。撇开购车福利带来的吸引力,雷凌Turbo自2016年上市以来,就已经获得了媒体与消费者的高度瞩目。

众所周知,丰田引以为傲的混合动力系统独步全球,而旗下雷凌双擎即搭载了1.8L混合动力系统,其油耗低至百公里不到6升。更吸引人的是,现在,丰田将全新的1.2T发动机引入到雷凌上,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操控快感。这套小排量涡轮增压系统驾驶起来怎么样?以下即为你揭晓。

技术优势

高性能低油耗还不易积炭

在试驾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这款动力系统的基本性能。85KW以及185NM的参数足以超过1.8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输出表现。这款代号D-4T的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实现了双擎混合动力所用的“阿特金森循环”技术与动力输出较强的“奥托循环”自由切换,同时涡轮增压器可按需运转,搭配独特的垂直涡流进气口技术能令汽油燃烧更充分,从而实现低至5.4L的百公里油耗,较现款1.6L雷凌降低0.5L,位列同级领先水平。同时,雷凌Turbo配合全系标配的TOYOTA SMART STOP智能节油启停系统还能在车辆临时停止时使发动机熄火以降低燃油消耗,进一步提升了雷凌Turbo的油耗优势。

另外,烧机油、容易积炭等问题往往让希望初次尝试“T”的消费者心里犹豫不已。而雷凌Turbo所采用的D-4T发动机,针对普通小型化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缺点采取了充分的措施,通过多项革新技术,有效提升了耐久性,降低了积炭、机油劣化、烧机油等问题出现的概率,实现了与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同的保养周期。而广汽丰田“零缺陷率”的卓越制造品质,大大降低了车主的保养成本,更是为雷凌Turbo在“高品质、高可靠性、高耐久性”等方面的表现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静态感受

未上路先安心

初见雷凌Turbo之时,感觉外观变化并不大:车身尾部增加了“D-4T”铂金动力标识,代表这是一款涡轮增压车型;新增的“琥珀棕”在阳光下的质感极佳,仿佛能看见空气在车身周围流动的轨迹;豪华版搭载的LED日间行车灯和钢琴黑梯形大嘴格栅,则是将这种质感进一步加强。

打开车门进入雷凌Turbo内部,你就会发现有了更多不一样的感觉。最抢眼的当然是带有专属红线缝线和LEVIN刺绣标志的专属运动座椅。同时,1.2T V豪华版搭载的8英寸智能手机互联多媒体系统也让人眼前一亮,可以将智能手机的功能和车载屏幕实现连接,多功能且方便。全系标配的上坡启动辅助控制系统同样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尤其是对那些第一次买车的新手车主。

坐在后排,会有坐进B级车的喜悦。这是由于雷凌Turbo延续了能媲美中高级车的2700mm超长轴距,带来了同级车中的顶级乘坐空间。大腿贴着坐垫的同时,膝盖距离前排座椅至少有两拳以上的距离,而且后排中间没有凸起的地台,三人乘坐也毫不拥挤。

驾驶体验

收放自如的小野性

在踩下雷凌Turbo油门踏板的那一刻,我就感觉到这款D-4T发动机与一般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有点不一样。轻踩油门,几乎没有涡轮迟滞,平顺自然的提速感立刻袭来,整个加速过程你似乎完全感觉不到涡轮介入的突兀感或顿挫感,与一般涡轮增压发动机“急躁”的风格完全不同。

能实现这样的动力体验,D-4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S-CVT模拟8速超智能无级变速箱形成的“TS铂金动力组合”功不可没。前文已经介绍了D-4T发动机的优势,而模拟8速S-CVT超智能无级变速器带有独特的柔性锁止控制技术,动力传输更直接,操控性大幅增强。

雷凌Turbo这种自在随心的动力表现,会令人完全陶醉于驾驶快感之中。除了出于对雷凌底盘的信任,也可能跟雷凌全系标配了VSC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以及TRC牵引力控制系统有关吧。在个别入弯特别快的弯角,VSC系统自动介入控制车轮打滑并修正车身轨迹的作用非常明显。

雷凌品牌车系上市两年以来,累计销量已突破30万台。在听说雷凌1.6L将要被雷凌Turbo取代的时候,我心中还有些疑问,为什么要完全取消热销的1.6L自然吸气版本?深入试驾之后,其低转速高扭矩的强劲动力、高性能低油耗的高效表现、不易积炭不烧机油的可靠品质,加上10.98万元起售这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让我明白了广汽丰田作出这样决定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随着雷凌Turbo上市,雷凌品牌形成了包括1.2T涡轮增压、1.8L自然吸气和混合动力的“全擎动力”矩阵,这在同级车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最后,本文开头提及的购车福利正在火热发放中,良机勿失。详情可咨询各大广汽丰田经销店。

关键字:   丰田节能还有大招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