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储能技术支撑能源变革 产业精英共商未来发展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中国节能战略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7-06-11 17:56:38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6月11日,央视《对话》栏目邀请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杉杉股份董事长庄巍、蔚来汽车董事长兼创始人李斌、协鑫集团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柳崇禧、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博、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陆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等领军企业、机构代表,共同探讨能源变革背景下,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现实问题的思考。

当前,新能源革命风起云涌,若想加快进程,储能技术需先行,6月11日21:50,央视《对话》栏目将一探其奥秘所在,解读产业“亮点”与“痛点”,展望未来前景与挑战。

主持人陈伟鸿与对话嘉宾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现场交流。

储能  支撑新能源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能源转型在今天已经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去重视,受制于中国的能源结构禀赋以及新能源技术本身的突破瓶颈,导致在新能源的推广上始终是步履维艰,而同时能源安全问题、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又促使中国必须去面对这样一个艰难的能源转型抉择。

如今新能源产业进入了瓶颈期,弃风、弃光现象凸显。而对于我们都熟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同样受制于储能电池续航能力、安全性和经济性制约,大面积的市场推广和释放有待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储能不仅对常规电网具有调峰调频、增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水平,也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平滑波动、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和接入的重要手段。同时,它更是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智能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互联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5%的目标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被称为支撑能源变革最后一公里的储能技术,紧紧牵动着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一个没有退路的现实情况下,作为新能源发展最后一公里的储能技术,已成为中国必须当务之急去攻克和解决的“战略要塞”。

主持人陈伟鸿与对话嘉宾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与现场其他嘉宾互动交流。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为何看好银隆新能源?银隆新能源到底有怎样产品优势与战略布局?用户对眼前的新能源汽车运营有怎样的亲身体会与感受?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产业结合优势,开拓新的商业模式?要有效解决新能源车的续航难题,储能电池与材料企业该如何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储能电池在未来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在能源变革大背景下,储能技术到底处于怎样的关键角色定位?带着这些一系列问题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去解决?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对话》节目。

本期邀请的对话嘉宾有:(从左到右:央视主持人陈伟鸿、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杉杉股份董事长庄巍、蔚来汽车董事长兼创始人李斌)

(从左至右:协鑫集团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柳崇禧、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研究员李俊峰、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陆华)

参与本期《对话》互动的嘉宾有: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赵为,主要讲述了微电网储能应用系统。

猛狮科技深圳清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

关键字:   储能技术支撑能源变革 产业精英共商未来发展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