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国光热发电具备规模化发展条件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7-10-30 13:57:41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与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具有诸多优点。而在政策利好、及企业积极参与下,我国太阳能光热将迎来大发展。据了解,“十三五”时期,我国太阳能热发电装机规划了500万千瓦,随着示范项目的落地,市场前景可期。

      太阳能光热发电可以提供连续、可靠的电力且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不仅可以替代化石能源发电,还可以发挥调峰和储能作用,提高电力系统接纳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能力,发展潜力巨大。2016年9月份,国家能源局确定了第一批20个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名单,部分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全产业链已经形成

    “我国光热发电已具备规模化发展条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孙锐介绍,经过10多年研究,我国掌握了光热发电的技术特性,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多家公司开发了专有技术和产品,已建成多个光热发电试验装置和试验工程。

      当前,在光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地方政府部门积极组织编制了光热发电基地规划。例如,甘肃玉门花海百万千瓦级光热发电基地规划总装机规模达5.6GW;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基地规划总装机规模达16GW;新疆哈密市中长期光热开发规划总装机规模20GW等等。

      据了解,作为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建设基地之一,德令哈市已基本构建起“技术试验―装备制造―发电站”为一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格局,一批上下游企业也纷纷进驻德令哈,光热发电产业集群效应初具规模。

      浙江中控青海德令哈10MW塔式光热电厂于2013年6月份投运至今。德令哈市发改委主任周文邦介绍,该电站采用中控太阳能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5%,各项参数指标完全达到设计值。

    “我国已形成了光热发电全产业链,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达90%以上,具备了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孙锐说。

融资难等问题待解

      当前,距2018年底首批20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成的期限仅剩一年半,但项目进度并不乐观。孙锐认为,项目融资难是主要原因之一。“银行对光热发电了解有限,担心像光伏发电项目那样发生严重弃光现象,影响还贷。另外,银行对民企贷款条件较严格,一些民企只好寻求与国企合作。鉴于国际上电站融资成本普遍低于国内,建议国内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为光热发电提供优惠贷款,同时鼓励企业争取世界银行主权贷款,破解融资难。”孙锐说。

      中怡保险经济有限责任公司助理总监刘宏玉分析认为,光热发电面临的风险首先是自然灾害,其次是设计错误、工艺不善或材料缺陷,还有意外事故、材料衰减等风险。他建议,不论是否业主分包项目,都要实行整体风险管控,光热发电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风险策略整体考虑如何投保。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表示,“科学落实发展规划”是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争取国家在土地、财税及信贷方面给予光热发电企业更多支持,进一步完善示范项目操作方式和运作模式。

      孙锐认为,要降低光热发电成本,提高光热发电项目的年发电量是重要环节。首先要选择太阳法向直接辐射量较高的地区建设光热发电项目,目前国外一些光热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已降低到10美分/千瓦时以下,其主要原因包括厂址地区具有较高的太阳能法向直接辐射量;第二是通过系统配置优化,确定合理的聚光集热系统和储热系统容量,使千瓦时电成本降至最低;第三是提高光热发电厂各系统和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包括聚光效率、集热效率、储热效率、换热效率、发电效率等。

      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处长汪毅介绍,光热发电产业标准体系架构包括基础和通用、技术要求、实验监测、安装、调试和验收、运行维护、检修、进网调度和技术管理等,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将视情况分期分批编制。

      孙锐认为,我国光热发电新技术逐渐成熟,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工程承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未来有望实现装备、技术、管理与标准等方面的输出。国内光热发电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应联合起来,共同促进技术升级,与国际先进技术、管理进一步对接。

关键字:   光热发电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