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建议以“加乘”思维推动煤炭减量消费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7-12-04 14:06:05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控制煤炭消费,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当务之急。专家认为,可借鉴英国经验,以能源供给端“加乘”思维推动煤炭减量消费。

  这是日前于京召开的“2017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给出的建议。

  2017年,我国经济回暖,一至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7个百分点,制造业成为支撑工业增长的主动力。而产能利用率不断回升,也推动了主要耗煤行业产品产量及煤耗的增加。

  据中国煤炭协会统计,2017年前10月,全国煤炭产量28.53亿吨,同比增长4.8%;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32.6亿吨左右,同比增长3.7%。

  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应降到58%以下,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以内,煤电机组供电煤耗达到每千瓦时310克标准煤以下。这对推动能源转型、治理空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但在执行层面,依然困难重重。当前尽管我国煤炭价格仍处年内高位,但部分地区煤电产能仍然明显过剩,挤占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空间的问题突出。

  “目前,在高耗能行业深化去产能工作,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优化进出口结构,都是部门煤控的重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研究员谷立静说,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四个部门煤炭消费总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80%以上,是部门煤控的主战场。

  谷立静表示,过去几年,部门煤控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耗煤行业产能已普遍进入饱和阶段,部分进入下降阶段,但要实现2020年目标,任务依然艰巨。

  对此,与会专家建议,未来控制煤炭消费,可借鉴英国经验,除了做减法之外,更应强调从供给端着眼,强化“加乘”思维。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发挥创新的“加乘”效应,提高财税政策的调节力度。

  英国是最早使用煤电的国家,从90年代开始煤电发电量逐渐减少,到2017年4月21日,首次实现无煤发电日。

  据英国大使馆能源项目主任韩杰介绍,碳税和天然气在英国控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天然气资源丰富,而碳税的实施彻底改变了煤电和天然气发电的竞争格局。有报告显示,2016年,英国的碳价令煤电被淘汰了72%。此外,英国电力行业私营化,政府制定了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并加强了鼓励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等也对控煤大有助益。

  “控煤、能源转型,从大处着眼就是绿色发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说,“绿色发展是会做减法,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加法,有些时候还是乘法,可以带来大量新的消费、新的生产,特别是创新。”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研究院战略研究员许江风认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与节能并重才是控煤的根本解决之策。“可以推广雄安模式,以地热资源引领各大城市卫星城建设。” 许江风说,“卫星城在地热基础上以被动式建筑和光伏为必要条件,可以煤炭清零,将大幅度加快减煤步伐。”

关键字:   煤炭减量消费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