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云南2017年交易电量首次破700亿千瓦时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18-02-28 06:08:42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日前,记者从云南昆明电力交易中心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云南省内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首次突破700亿千瓦时,达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8%,占全省大工业用电量的92%,占全部用电量的58%,超额完成云南省政府下达的全年600亿千瓦时的目标,市场化交易电量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交易机制不断创新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云南电力市场结构和体系日趋完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之间逐渐形成“互惠互利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市场主体之间逐渐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市场呈现“电量稳步增长,电价趋于合理”良好态势。市场化交易机制不断创新,在2016年实行全部大工业用户、全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的基础上,2017年首次引入售电公司参与交易,在全国首家试行售电公司保证金制度和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有效促进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售电企业健康发展。在全国率先引入更为灵活的月度双边协商交易品种,同时引入价格调整机制和双边合同互保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灵活自由的选择。

  截至2017年底,共有5814家市场主体完成市场准入,2017年的年度、月度、日前交易电量比例为28.4%、68%、3.6%,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市场化交易等手段,促进省内主要行业开工率从年初的42%达到全年最高的67.57%,比2016年最高的62.46%增长5.1个百分点,为近3年来最高水平,对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力配合做好去产能

  云南电力体制改革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其核心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安全战略思想为根本指导,严格按照中发9号文、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要求狠抓落实,协调好市场改革与电网安全、建设进程、政府作用、利益分配、电网平台等方面的关系。可以说,电力体制改革为云南电力工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201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以电力为主的“绿色能源”作为促进跨越式发展“三张牌”中的第一张牌,云南电力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2017年,云南电力市场全力配合做好去产能工作,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防环保、安全等不符合国家要求的企业进入市场,对政府有关部门明确的“地条钢”等淘汰落后产能坚决予以退出市场,巩固去产能成果。此外,积极支持大数据中心、高速铁路等战略新兴产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全年分别为大数据中心、高速铁路降低用电成本0.14、0.21亿元。

  在西安隆基、红河以晴等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云南省电力市场化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电力市场化交易为云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2017年电力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9.7%,在各大行业中排名第一,成为全年支撑全省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南方电网云南公司严格按照南方电网的改革部署,深入贯彻“一主两翼、国际拓展”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思考、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市场化售电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2017年,该公司依托竞争性子公司和改革后企业“两类主体”,抓紧业务布局。在省级层面,成立了云南电网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省级售电公司的组建,建立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省级售电公司功能定位、主要职责、经营范围、业务界面等。在地市层面,依托改革后企业组建成立11家售电公司,搭建了多家集体性质的售电平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属地客户资源优势,积极拓展业务。

  经过努力,目前该公司市场化售电代理客户3716家,占比71.2%,市场化售电量166.05亿千瓦时,占省内市场化交易总量的23.71%,成为云南第二大售电市场主体。公司所属售电公司在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中排名前列,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南网云南公司将以市场化售电为切入点,积极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一是增强市场竞争力,贯彻落实节能环保的政策要求。二是规范管理,理顺界面,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三是加强统筹,协同发展。减少竞争性企业内部无序竞争、浪费资源的情况,确保竞争性子公司和改革后企业协同发展。四是抓紧布局,加快转型。加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积极推进“互联网+”综合能源新服务。五是积极开展电能替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六是继续坚持做好管制业务,加强营销精益管理,全力以赴做好行业扶贫和农电体制改革。

关键字:   云南2017年 交易电量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