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乱花渐入迷人眼,“碳中和”下哪些行业企业最为受益?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1-07-28 22:14:07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 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2021年最热门的词语,也将是未来10年各产业发展必须遵守的主线。“ 碳达峰”是一个过程,“碳中和”是最终目的,那么您知道“碳中和”是什么意思吗?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制造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没办法解决自己的碳排放,就需要买入别人能帮你吸收掉你排放温室气体的资源!!!

那么“碳中和”的大热下,哪些行业、企业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1、首先是碳汇交易平台,类似于证券交易所,只要一个中间商,你交易他们就有收益,以目前股票市场来看,国检集团持股湖北碳交中心9%,深圳能源持股深圳碳交所12.5%,长源电力持股湖北碳交中心9%、国网旗下唯一从事碳资产经营的国网英大等公司持股碳交易机构股权或直接从事碳资产交易。 但根据上海证券报消息,6月底前将上线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交易中心将落地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将设在湖北武汉,如此一说,原有涉及碳资产交易的公司必然能有汤喝!!!

2、电力、钢铁、有色等高能耗行业“碳达峰”“碳中和” 下电力、钢铁、有色等板块大涨,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大涨的逻辑,其实很简单,“碳达峰”就是要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让温室气体排放率逐渐降低,行业体量在快速增大,温室气体排放增速要远小于产业体量的增长,这也就隐形提高产业门槛,提高产业集中度,这个无疑是极大利好现有高能耗行业的存量企业,但这种利好是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偏中长期利好,但效果不明显,主要利好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生物发电等清洁发电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 节能减排及清洁发电设备设计、制造及施工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大环境下必然加大碳捕获设备及风电、水电、光伏、核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发电设备的使用占比,这样可以大幅降低自身因生产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而大幅增加的成本,风电如中材科技,金风科技等,光伏龙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水电工程葛洲坝、安徽水利等,核能设备东方电气、保变电气等,所以这些设备制造商和技术提供商及施工企业是未来的最直接受益者。

4、涉及碳交易资金交易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也将因为资金银行的流动及投融资、借贷而衍生出新的收入来源,但对自身庞大的业绩而言影响不大!

5、最后就是园林工程企业和拥有林业资源的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大环境下,园林工程必然有所增加,但园林工程多为景观工程,影响相对有限。

重点是拥有大量林业资源的企业,据估算每亩树林每天吸收二氧化碳超过65公斤,按照65KG每亩年吸收量计算,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23.7吨二氧化碳,国内目前碳汇价格普遍在20-40元每吨,以平均价格30元计算,1万亩树林一年可以产生碳汇收入约711万元,但国际发达国家碳汇价格已远超国内价格,欧洲目前碳汇价格甚至已达到40欧元,这就意味着,按此价格计算一万亩树林一年可以产生碳汇收入9000多万元!

国内目前拥有林地较多企业有海南橡胶:橡胶林地350多万亩;岳阳林纸:拥有月200万亩林地;平潭发展拥有林地近90万亩;福建金森:拥有自有林地近80万亩,丰林集团:拥有自营林地20万亩,其中海南橡胶的橡胶林与其他企业林木不同,橡胶林不需要通过砍伐来获取企业所需原料。

综上所述,拥有自有林地资源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大环境下受益最直接,受益最快,林地资源可以直接变现且不影响原有业务。

关键字:   “碳中和”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