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4-2018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4-11-28 14:51:07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2014-2018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出品单位:中投顾问
报告主编:侯宇轩, 盘雨宏
首次出版:2013年4月  最新修订:2014年9月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2-3天送达)
报告属性:共611页、57.1万字、220个图表
中文版全价:RMB9600 印刷版:RMB8600 电子版:RMB9100
英文版全价:USD6800 印刷版:USD5800 电子版:USD5800
内容简介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国外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依法节能早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惯例。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特别重视依靠制定法律法规推进工业领域节能。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制定了以促进工业节能为主的《节约能源法》,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一整套以促进工业节能为主法律体系,为日本工业节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美国、欧盟也都拥有各自的一系列促进工业节能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都拥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近几年我国工业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2008-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0%左右,2013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节能的政策推力逐渐加大,工业节能市场迅速发展,国内外大企业纷纷涌入该领域抢占不断释放的市场空间。海外企业利用自身完善的产品体系与技术优势试图挤压本土企业的市场规模,而本土企业也凭借已有规模以及技术的持续提升与海外企业展开成本竞争。并购重组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工业节能产业做大做强、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二五”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对工业品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加,我国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大,资源消耗总量将进一步增加。由于工业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在70%以上,下降的空间很大,发展工业节能将成为重中之重。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工业节能市场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工业节能市场将高速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工业节能行业的发展经验,接着对中国工业节能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解析,然后具体分析了钢铁工业节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石化行业节能、建材工业节能、电力工业节能、煤炭工业节能、机械行业节能以及其他工业领域节能的发展状况。随后,报告对我国主要地区工业节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分别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工业余热利用、工业设备节能的运行现状。最后,报告对工业节能重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还科学分析了工业节能行业的投融资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交通运输部、工信部、财政部、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工业节能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工业节能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第一章 2012-2014年全球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分析
  1.1 欧盟
    1.1.1 欧盟工业节能法律制度分析
    1.1.2 欧盟工业节能法规发展启示
  1.2 美国
    1.2.1 美国工业节能法案详细解析
    1.2.2 美国工业节能法案发展启示
    1.2.3 美国工业节能发展经验及借鉴
  1.3 日本
    1.3.1 日本节约能源法律制度解析
    1.3.2 日本工业节能法规发展启示
    1.3.3 日本工业节能发展经验借鉴
第二章 2012-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经济环境
    2.1.1 国际宏观经济运行现状分析
    2.1.2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2.1.3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1.4 2014年经济发展未来形势预测
  2.2 政策环境
    2.2.1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解读
    2.2.2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解读
    2.2.3 我国加强推广工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
    2.2.4 工业节能产品纳入财政补贴推广范围
    2.2.5 《2013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解读
  2.3 社会环境
    2.3.1 我国能源形势日趋紧张
    2.3.2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
    2.3.3 我国工业低碳化转型在即
    2.3.4 新型工业化注重节能环保
第三章 2012-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分析
  3.1 2012-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3.1.1 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3.1.2 2013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3.1.3 2014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3.2 2012-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综述
    3.2.1 我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回顾
    3.2.2 我国工业节能行业运行现状
    3.2.3 2012年我国工业节能发展状况
    3.2.4 2013年我国工业节能发展状况
    3.2.5 2014年我国工业节能发展动态
  3.3 2012-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市场发展分析
    3.3.1 工业节能市场发展加速
    3.3.2 高温热利用助力工业节能
    3.3.3 工业节能中清洁生产分析
    3.3.4 信息化扩大工业节能范围
  3.4 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
    3.4.1 我国工业节能存在的突出问题
    3.4.2 制约我国工业节能发展的因素
    3.4.3 工业节能管理体系存在的弊端
    3.4.4 人才荒制约工业节能领域发展
  3.5 中国工业节能行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3.5.1 提高工业节能水平的建议
    3.5.2 加快工业节能发展的策略
    3.5.3 发展工业节能的政策建议
    3.5.4 完善工业节能管理体系的措施
第四章 2012-2014年钢铁工业节能分析
  4.1 国际钢铁工业节能发展经验借鉴
    4.1.1 国外钢铁工业节能技术分析
    4.1.2 日本钢铁行业节能经验借鉴
    4.1.3 国外钢铁行业节能发展启示
  4.2 2012-2014年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发展状况分析
    4.2.1 中国钢铁工业运行状况分析
    4.2.2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分析
    4.2.3 我国钢铁工业节能情况回顾
    4.2.4 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发展态势
    4.2.5 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动态分析
    4.2.6 钢铁工业节能发展面临的形势
    4.2.7 节能减排规划对钢铁工业节能的影响
  4.3 2012-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节能模式分析
    4.3.1 合同能源管理
    4.3.2 清洁发展机制
    4.3.3 二次能源利用
    4.3.4 环保技术改造
    4.3.5 发展节能环保
  4.4 2012-2014年钢铁工业节能技术分析
    4.4.1 钢铁工业节能先进技术概述
    4.4.2 钢铁工业节能技术发展解析
    4.4.3 我国钢铁行业节能技术盘点
    4.4.4 钢铁工业节能技术主要问题
  4.5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4.5.1 节能减排发展水平较低
    4.5.2 新污染物排放标准更加严格
    4.5.3 污染物排放总量消减任务艰巨
    4.5.4 节能及低碳约束性指标加强
    4.5.5 推广节能减排面临的挑战
  4.6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发展战略分析
    4.6.1 完善钢铁工业节能的策略分析
    4.6.2 促进钢铁工业节能的政策建议
    4.6.3 推动钢铁工业节能发展的对策
    4.6.4 扩大钢铁工业节能空间的策略
    4.6.5 实现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路径
    4.6.6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
  4.7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4.7.1 未来钢铁工业节能重要方向
    4.7.2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潜力分析
    4.7.3 “十二五”我国钢铁工业节能空间分析
    4.7.4 “十二五”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前景展望
第五章 2012-2014年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分析
  5.1 2012-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发展综述
    5.1.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现状
    5.1.2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状况回顾
    5.1.3 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状况
    5.1.4 2013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节能状况
    5.1.5 2014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动态
  5.2 2012-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相关政策分析
    5.2.1 国家重点推广有色金属节能降耗技术
    5.2.2 《有色金属加工厂节能设计规范》解读
    5.2.3 《关于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解读
  5.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5.3.1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存在的问题
    5.3.2 推进有色金属工业节能的建议
    5.3.3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策略分析
    5.3.4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具体措施
  5.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5.4.1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降耗目标
    5.4.2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潜力分析
    5.4.3 再生有色金属节能门槛提高
第六章 2012-2014年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分析
  6.1 2012-2014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发展综述
    6.1.1 我国石化行业能耗现状分析
    6.1.2 我国石化行业节能诊断分析
    6.1.3 能源计量助力石化行业节能发展
    6.1.4 2012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状况
    6.1.5 2013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状况
    6.1.6 2014年中国石化行业节能进展
  6.2 2012-2014年石化行业节能政策分析
    6.2.1 节能减排规划对石化业的影响
    6.2.2 产业结构调整突出节能要求
    6.2.3 石化企业列入节能考核范围
    6.2.4 节能先进适用技术目录解读
    6.2.5 推广石化行业重点节能技术
  6.3 2012-2014年石化行业节能技术分析
    6.3.1 工艺节能技术
    6.3.2 热力节能技术
    6.3.3 电气节能技术
    6.3.4 信息化技术
    6.3.5 其他节能技术
  6.4 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6.4.1 发展方式落后
    6.4.2 面临国际压力
    6.4.3 缺乏政策支持
    6.4.4 基础工作薄弱
    6.4.5 缺乏节能意识
    6.4.6 亟待科技创新
  6.5 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发展对策分析
    6.5.1 制度建设途径
    6.5.2 结构节能策略
    6.5.3 管理节能对策
    6.5.4 加强技术创新
    6.5.5 创新节能策略
    6.5.6 具体节能措施
  6.6 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发展前景预测
    6.6.1 “十二五”我国石化行业节能目标
    6.6.2 石化行业重点领域节能潜力分析
    6.6.3 高端石化行业节能发展前景分析
第七章 2012-2014年建材工业节能分析
  7.1 2012-2014年建材工业节能发展综述
    7.1.1 建材工业节能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7.1.2 建材工业节能政策环境分析
    7.1.3 建材工业节能取得显著进展
    7.1.4 建材行业节能技术分析
    7.1.5 2013年我国建材工业节能现状
    7.1.6 2014年我国建材工业节能进展
  7.2 2012-2014年水泥行业节能分析
    7.2.1 节能背景
    7.2.2 节能现状
    7.2.3 节能途径及潜力
    7.2.4 节能建议
    7.2.5 节能形势
  7.3 2012-2014年建材行业其他领域节能分析
    7.3.1 门窗业
    7.3.2 日用玻璃
    7.3.3 玻璃幕墙
  7.4 中国建材行业节能发展策略分析
    7.4.1 推动建材行业节能的建议
    7.4.2 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的途径
    7.4.3 建材工业节能具体措施
  7.5 中国建材工业节能发展前景分析
    7.5.1 我国建材工业节能潜力分析
    7.5.2 “十二五”我国建材工业节能目标
    7.5.3 建材行业新型节能产品前景展望
第八章 2012-2014年电力工业节能分析
  8.1 2012-2014年中国电力行业节能发展综述
    8.1.1 电力行业节能的重要性
    8.1.2 电力工业节能政策环境分析
    8.1.3 电力行业节能标准实施情况
    8.1.4 智能电网的节能效率状况分析
    8.1.5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主体行为思考
  8.2 2012-2014年中国电力行业节能状况分析
    8.2.1 2012年中国电力行业节能状况分析
    8.2.2 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节能状况分析
    8.2.3 2014年中国电力行业节能进展分析
  8.3 电力行业节能重要运行机制――DSM
    8.3.1 整体分析
    8.3.2 成效分析
    8.3.3 区域实例分析
    8.3.4 企业实例分析
  8.4 2012-2014年电力行业节能关键技术分析
    8.4.1 现有电厂技术改造
    8.4.2 洁净煤发电技术
    8.4.3 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
    8.4.4 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
    8.4.5 智能电网技术
  8.5 中国电力行业节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8.5.1 政策标准存在问题
    8.5.2 节能力度有待加强
    8.5.3 市场化手段尚不足
    8.5.4 能源结构的制约因素
    8.5.5 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8.6 中国电力工业节能策略分析
    8.6.1 促进我国电力工业节能的建议
    8.6.2 全方位建立电力工业节能机制
    8.6.3 大力发挥电价政策调节作用
    8.6.4 我国电力工业节能的政策措施
    8.6.5 我国电力工业节能重点战略分析
  8.7 中国电力行业节能前景分析
    8.7.1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面临形势
    8.7.2 我国电力工业节能潜力分析
    8.7.3 “十二五”我国电力行业节能目标
    8.7.4 “十二五”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展望
第九章 2012-2014年煤炭工业节能分析
  9.1 2012-2014年中国煤炭工业节能综合分析
    9.1.1 我国煤炭工业节能特点
    9.1.2 煤炭业节能政策重要性分析
    9.1.3 我国煤炭行业节能情况回顾
    9.1.4 2012年中国煤炭工业节能状况
    9.1.5 2013年中国煤炭行业节能情况
    9.1.6 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节能形势
  9.2 2012-2014年煤炭工业节能技术解析
    9.2.1 我国煤炭工业节能技术应用状况
    9.2.2 我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技术路线
    9.2.3 洁净煤技术助力煤炭工业节能
  9.3 中国煤炭工业节能存在的问题
    9.3.1 标准制度问题
    9.3.2 行业管理问题
    9.3.3 资金投入不足
    9.3.4 节能意识有待提高
    9.3.5 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9.3.6 节能贡献率待提高
    9.3.7 节能动力不足分析
  9.4 中国煤炭行业节能策略分析
    9.4.1 煤炭行业节能建议
    9.4.2 煤炭行业节能途径分析
    9.4.3 煤炭行业节能的具体措施
    9.4.4 推进煤炭行业节能发展的对策
    9.4.5 煤炭企业节能快速发展的建议
  9.5 中国煤炭工业节能发展前景预测
    9.5.1 我国煤炭行业节能潜力分析
    9.5.2 我国煤炭行业节能空间透析
    9.5.3 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前景展望
第十章 2012-2014年机械工业节能分析
  10.1 2012-2014年机械行业节能总体发展状况
    10.1.1 机械工业节能意义重大
    10.1.2 机械工业节能发展现状
    10.1.3 机械工业节能面临的困难
    10.1.4 机械行业节能的问题及对策
  10.2 2012-2014年工程机械行业节能分析
    10.2.1 工程机械行业节能现状分析
    10.2.2 工程机械企业节能产品现状
    10.2.3 工程机械行业节能技术前景
  10.3 2012-2014年机械行业其他细分领域节能分析
    10.3.1 包装机械
    10.3.2 纺织机械
    10.3.3 农业机械
    10.3.4 公路机械
    10.3.5 矿山机械
  10.4 2012-2014年机械制造业热处理节能技术分析
    10.4.1 我国机械制造业热处理生产现状
    10.4.2 机械制造业节能中热处理的地位
    10.4.3 机械工业热处理节能成效突出
    10.4.4 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发展分析
    10.4.5 机械热处理节能的问题及对策
  10.5 中国机械行业节能前景分析
    10.5.1 节能环保将成机械工业发展趋势
    10.5.2 “十二五”中国机械工业节能目标
    10.5.3 “十二五”中国机械工业节能规划
第十一章 2012-2014年其他工业领域节能分析
  11.1 轻工业
    11.1.1 我国轻工业节能状况回顾
    11.1.2 我国轻工业节能现状分析
    11.1.3 轻工业领域节能投资分析
    11.1.4 纺织行业节能情况分析
    11.1.5 造纸行业节能情况分析
    11.1.6 低碳视角下的我国造纸工业节能
    11.1.7 “十二五”轻工业节能减排目标
  11.2 电子信息行业
    11.2.1 我国电子信息业能源消耗状况
    11.2.2 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业节能的经验
    11.2.3 我国电子信息业节能的制约因素
    11.2.4 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新标准解读
    11.2.5 我国电子信息业节能的主要问题
    11.2.6 我国电子信息业节能降耗措施
第十二章 2012-2014年中国主要地区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分析
  12.1 上海市
    12.1.1 发展回顾
    12.1.2 运行现状
    12.1.3 主要问题
    12.1.4 发展形势
    12.1.5 发展规划
  12.2 黑龙江省
    12.2.1 发展回顾
    12.2.2 发展现状
    12.2.3 技术路线图
    12.2.4 发展规划
  12.3 河北省
    12.3.1 发展回顾
    12.3.2 运行现状
    12.3.3 存在问题
    12.3.4 发展规划
  12.4 陕西省
    12.4.1 能源利用状况
    12.4.2 发展回顾
    12.4.3 运行现状
    12.4.4 存在问题
    12.4.5 面临形势
    12.4.6 发展规划
  12.5 甘肃省
    12.5.1 发展回顾
    12.5.2 运行现状
    12.5.3 存在问题
    12.5.4 面临形势
    12.5.5 发展规划
  12.6 贵州省
    12.6.1 发展回顾
    12.6.2 运行现状
    12.6.3 发展规划
  12.7 江西省
    12.7.1 发展回顾
    12.7.2 运行现状
    12.7.3 面临形势
    12.7.4 发展规划
  12.8 广西自治区
    12.8.1 发展状况
    12.8.2 区域现状
    12.8.3 影响因素分析
    12.8.4 存在问题
    12.8.5 发展建议
  12.9 其他地区
    12.9.1 山东省
    12.9.2 安徽省
    12.9.3 青海省
    12.9.4 重庆市
第十三章 2012-2014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分析
  13.1 2012-2014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综合分析
    13.1.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综述
    13.1.2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特征
    13.1.3 合同能源管理助力工业节能
    13.1.4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财政补贴状况
    13.1.5 国际巨头抢滩合同能源管理市场
    13.1.6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产出效益探析
    13.1.7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技术分析
    13.1.8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成功因素及经验
  13.2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应用分析
    13.2.1 火电领域
    13.2.2 氯碱工业
    13.2.3 地源热泵领域
  13.3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存在的风险
    13.3.1 可行性风险
    13.3.2 客户风险
    13.3.3 运作模式风险
    13.3.4 融资风险
    13.3.5 节能量预测风险
    13.3.6 市场风险
    13.3.7 施工风险
    13.3.8 节能技术风险
    13.3.9 投资收益风险
  13.4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问题
    13.4.1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面临的困难
    13.4.2 制约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因素
    13.4.3 计量技术成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障碍
  13.5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对策
    13.5.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政策建议
    13.5.2 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建议
    13.5.3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措施
    13.5.4 防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的措施
第十四章 2012-2014年工业余热利用发展分析
  14.1 工业余热利用发展综述
    14.1.1 工业余热资源特点
    14.1.2 工业余热余压工程概述
    14.1.3 中国余热利用发展概况
    14.1.4 余热余压利用市场竞争状况
    14.1.5 余热利用市场集中度分析
    14.1.6 余热利用市场亟待政策扶持
  14.2 中国工业余热利用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14.2.1 钢铁行业
    14.2.2 水泥行业
    14.2.3 玻璃行业
  14.3 工业余热利用技术分析
    14.3.1 热交换技术
    14.3.2 热功转换技术
    14.3.3 制冷制热技术
    14.3.4 低温工业余热发电技术
  14.4 工业余热利用发展前景
    14.4.1 “十二五”期间我国余热发电行业发展展望
    14.4.2 余热发电行业未来需求分析
    14.4.3 工业余热利用市场前景剖析
第十五章 2012-2014年中国工业设备节能发展分析
  15.1 工业锅炉节能
    15.1.1 我国工业锅炉能耗状况
    15.1.2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分析
    15.1.3 工业锅炉节能市场发展动态
    15.1.4 工业锅炉节能措施分析
    15.1.5 “十二五”期间工业锅炉节能市场预测
  15.2 电机系统节能
    15.2.1 电机系统节能发展综况
    15.2.2 电机节能行业高速发展的因素
    15.2.3 电机系统节能受国家政策重视
    15.2.4 电机系统节能前景分析
    15.2.5 未来电机系统节能空间预测
  15.3 内燃机节能
    15.3.1 国内内燃机节能要求提升
    15.3.2 《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解读
    15.3.3 传统内燃机节能产品创新概况
    15.3.4 我国内燃机节能潜力分析
第十六章 2012-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重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16.1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1.1 公司简介
    16.1.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6.1.3 经营效益分析
    16.1.4 业务经营分析
    16.1.5 财务状况分析
    16.1.6 未来前景展望
  16.2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16.2.1 公司简介
    16.2.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6.2.3 经营效益分析
    16.2.4 业务经营分析
    16.2.5 财务状况分析
    16.2.6 未来前景展望
  16.3 天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6.3.1 公司简介
    16.3.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6.3.3 经营效益分析
    16.3.4 业务经营分析
    16.3.5 财务状况分析
    16.3.6 未来前景展望
  16.4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6.4.1 公司简介
    16.4.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6.4.3 经营效益分析
    16.4.4 业务经营分析
    16.4.5 财务状况分析
    16.4.6 未来前景展望
  16.5 北京合康亿盛变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5.1 公司简介
    16.5.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6.5.3 经营效益分析
    16.5.4 业务经营分析
    16.5.5 财务状况分析
    16.5.6 未来前景展望
  16.6 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6.6.1 公司简介
    16.6.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6.6.3 经营效益分析
    16.6.4 业务经营分析
    16.6.5 财务状况分析
    16.6.6 未来前景展望
  16.7 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7.1 公司简介
    16.7.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6.7.3 经营效益分析
    16.7.4 业务经营分析
    16.7.5 财务状况分析
    16.7.6 未来前景展望
  16.8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6.8.1 公司简介
    16.8.2 企业核心竞争力
    16.8.3 经营效益分析
    16.8.4 业务经营分析
    16.8.5 财务状况分析
    16.8.6 未来前景展望
  16.9 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16.9.1 盈利能力分析
    16.9.2 成长能力分析
    16.9.3 营运能力分析
    16.9.4 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七章 中投顾问对工业节能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17.1 工业节能行业投融资潜力分析
    17.1.1 工业节能产业投融资回顾
    17.1.2 工业节能产业投融资机遇分析
    17.1.3 工业节能重点领域面临投资机会
    17.1.4 解决工业节能融资问题的对策
    17.1.5 工业节能企业资本运作建议
  17.2 工业节能行业前景分析
    17.2.1 “十二五”我国工业节能发展展望
    17.2.2 中国工业节能细分领域前景预测
    17.2.3 中投顾问对2014-2018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预测分析
  17.3 “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节能发展规划
    17.3.1 面临形势
    17.3.2 发展思路
    17.3.3 重点行业节能规划
    17.3.4 重点节能工程
    17.3.5 保障措施
附录
附录一: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附录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工作的意见
附录三:关于加强工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遴选、评估与推广工作的通知
附录四:关于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附录五:推进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附录六:关于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七: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
附录八:2013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关键字:   2222《2014-2018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