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将成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5-05-09 15:38:42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4月28日,BP在北京发布《2035世界能源展望》(下称《展望》)。这份报告的编撰者、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从某些指标看,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从能源市场的角度看,中国也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展望》预计,未来20年,页岩气将成为中国天然气增产的重要推动因素。曾在英国央行工作了25年的戴思攀更是乐观地认为,中国未来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页岩气供应国。

  中国能源报《展望》提到,到2035年,中国的页岩气产量将占全球页岩气增量的13%,这个判断的基础是什么?

  戴思攀:我们的判断是,中国未来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13%是一个大致数据,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以下几个考虑:一是中国的页岩气储量,二是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三是目前的开发进展。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为我们曾跟一些政府官员进行过沟通,他们的反馈是这个数字会比13%还高。但也有一些业界人士认为达不到13%,因为在他们看来,从实际进展看,页岩气的开发并不是那么成功。

  中国能源报:您在演讲中提到,未来北美的页岩气不会对全球产生更大影响,而现在北美页岩气革命的巨大影响已经显现:一方面区域化的天然气价格正变得全球化,另一方面亚洲议价能力逐渐削弱。如果北美页岩气的全球影响不会太大,这两种变化会否回潮?

  戴思攀:首先,页岩气革命催生了能源市场的很多变化,美国的页岩气还会有比较强劲的增长。而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通道的打开相当于为北美页岩气的生产创造了一个安全阀门,如果产自北美的天然气在本地消化,天然气价会受到较大幅度的挤压。所以我们的一个基本预测是,未来20年内,美国生产的天然气2/3将在北美消化,剩下的1/3会以LNG的形式出口,所以它对于气价是有影响的,但这个影响是分步的。

  “亚洲溢价”的问题取决于你坐在谈判桌的哪一端。对于亚洲这一端来说,随着天然气进口需求的增加,你会感觉它在谈判桌上是弱势的一方。但在另一端,供应方会觉得亚洲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所以我认为,天然气供需双方的依存度会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全球经济更加一体化,依存性更高。这是好事。

  中国能源报:稍早前,壳牌收购BG让市场再次充满想象,考虑到当前仍在低位徘徊的油价,接下来会否看到核心油气行业更多的并购案例?

  戴思攀:多年的从业经历告诉我,油气行业的并购总是伴随着传言和猜测,但实际发生的并购要比这些传言和猜测少。如何去预判到底会有多少并购案出现呢?此前一周BP集团总裁鲍勃・戴德立(Bob Dudley)先生已经有了一个表态,他提出对BP目前的业务组合很满意,BP的着力点将落在提升现有业务的效率,降低成本。

  中国能源报:化石能源价格的下跌对可再生能源产业有多大影响?

  戴思攀:关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投入,我认为决策基础并不是短期的价格走势,主要是看长期价格趋势。目前油价的疲软对可再生能源的长期研发来说影响非常有限,因为很多人不认为低油价会持续长达10-15年的时间,况且现在可再生能源还能享受政府补贴。

  中国能源报:因为油价持续萎靡,已经有多家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破产倒闭,在此背景下,您如何看待页岩油开发的可持续性?

  戴思攀: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生产商破产。低油价短期内确实会对页岩油开发产生抑制效果,但随着价格的回升,我相信还会出现其他的新公司,而它们的创建者可能是同一批人,用也还是同一批设备,只是换了名字重新杀回来,而且势头会更强,因为破产已将原来的债务一笔勾销,整个行业还是非常有韧性的。

  中国能源报:《展望》提到目前市场的疲软是美国致密油的强劲增长所致。而有一种阴谋论认为,油价走低是中东国家联手增产以打压美国页岩油的结果,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戴思攀:相较于阴谋论,我更喜欢用经济学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欧佩克有能力通过调整供应抵御市场的短期冲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我们也看到了石油需求和价格出现双跌。当时欧佩克国家比较理智的做法是继续减产,一旦需求恢复可以迅速增产。那是一次短暂的、临时性的冲击。

  现在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冲击是持续性的、长久的,就好像早上醒来,全世界的汽车都变成了电动车,石油的需求和价格会受到非常持久的冲击。现在效果相似的事情正在发生,在供应侧,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稳定、非常持久的供应类别――美国的致密油。它不是一个临时的冲击,因为致密油已经大规模开发并将长期存在。所以对欧佩克国家而言,理智的应对之策是保住它的市场份额,而这正是他们正在践行的策略,这用经济学理论完全说得通。

关键字:   中国 页岩气生产国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