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能源汽车入爆发期 动力电池报废量猛增成难题 l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发布时间:2015-10-30 11:30:02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爆发期,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暴涨,随之带来的动力电池的报废量猛增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此情形下,回收和再利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新能源汽车入爆发期 动力电池报废量猛增成难题

      新能源汽车因其排量较低,且对空气污染较小,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的交通运输领域。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一个爆发期。

      据工信部网站显示,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数量统计,2015年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3.28万辆,同比增长2倍。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表示,新能源汽车受到各国推广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较低,新能源企业行驶100公里只需要4.3元,而传统汽车行驶100公里却需要52元左右,这是由于电力成本比汽油成本低,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还有助于实现多种能源结构的转换,由传统能源为主向多元化发展,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环保性较高,主要依靠电能行驶,无尾气排放。

      虽然这些想法和出发点都是有益于社会的,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暴涨,随之带来的动力电池的报废量猛增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相关资料介绍,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大约为20年,一旦用于汽车,经过3-5年的使用时间,就必须报废。据业界专家预测,今年,我们国家动力电池的报废量累计约为2万-4万吨,到2020年前后,我国仅纯电动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电池累计报废量,将突破15万吨,达到17万吨左右的规模。这些电池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回收和处理,将会对地球造成二次污染,环境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在此情形下,回收和再利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卓创新能源汽车分析师边彬彬说:“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的电池类型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因其成本较低,而且能够高倍率放电,依然是唯一可供大批量生产的电动车用电池。低端车用铅酸电池的不在少数,回收倒不是问题,但其他电池目前来看没有很好地回收再利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或将制约发展。但伴随行业的发展,这些回收的问题或将也能得到解决,就如同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电池技术的进步一样。”

      但她同时指出,回收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非常复杂,目前大部分国家尚未建立回收利用体系,包括欧洲以及美国。锂离子电池中还含有六氟磷酸锂等有毒物质,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钴、锰、铜等重金属通过积累作用也会由生物链危害人类自身,极具危害性。和废铅蓄电池不同,锂电池结构复杂,规格不一,回收再利用难度比较大。废锂电池回收工艺复杂,不同厂家的锂电池材料、配方都不相同。此外,从废锂电池中直接回收正负极材料等价值较高的材料难度大,很难产生直接的商业价值。因在处理的过程中,整个程序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这就使得许多回收企业都对此望而却步。

      此外,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处理的专门立法,法律监管尚属空白。对此,萧函指出,我国亟须针对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处理设立专门立法。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完善对电动汽车的推广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帮助解决潜在的环境危机,专门的立法以及规范将会对行业做出一定约束,避免行业发展的无序化,像铅酸蓄电池的回收一样,多数集中在小作坊手中,造成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消费者处理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回收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一环,如果相关法律滞后,将对电动汽车发展造成较大阻碍,不利于电动汽车的普及。

      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利用不应该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除了在提高其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方面进行更好研发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对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大量有毒重金属元素进行回收,以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很好解决回收利用问题,逐年攀升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才不会成为地球生态的新污染难题。

关键字:   难题 动力电池 爆发 新能源汽车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