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污泥治理的PPP模式 来自韩国的PPP经验

作者: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来源: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6-04-15 18:59:44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讯:

      一家韩国的环保企业,正在试图解决中国几十年来的污泥处置痼疾。

      作为污水处理后的残留产物,污泥的成分和来源十分复杂,常常含有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物质。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汪纪戎的记忆中,自1983年她开始接触环保事务以来,“城市污泥处理一直都是环保部门绕不开、避不过的沉重话题”。

      但《经济》记者在日前召开的中韩城市环境治理技术与项目合作交流会上了解到,目前,韩国每天产生的数万吨市政污泥,已经不再是令环境部门头疼不已的大麻烦,反而成为了当地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原料。

      我国七成污泥未有效处置

      广义上讲,污泥包括污水污泥,即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后的残留产物;工业污泥,即工业污水处理后的产物;管道清淤得到的管网污泥和来自水厂的积水污泥和疏浚河道挖出的河湖底泥。通常情况下,“我们指的是污水污泥,这一类最常见,性质最接近,产量巨大”,业内人士、环保工程师贾川这样说。

      他对《经济》记者表示,污泥自身特性让其具有“两副面孔”。

      一方面,污泥含有大量氮磷钾等对植物有利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会进入污泥,导致污泥含水量很高、往往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并且携带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汞、铬等重金属元素甚至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致癌物质。因此,如果不能经过有效处理,污泥很容易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直接危害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社会公众事件”。

      据清华大学水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预测,到2020年,我国污泥年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至9000万吨。污泥处理处置体量巨大,需求强烈。

      但是,2015年11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却发现,北京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3%左右,远低于“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的目标。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污泥的处置成本比较高,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都没有建设污泥处理装置,而是通过简单的浓缩脱水(含水率降低到80%以下)之后,运输到指定地方进行堆砌和填埋。这会造成对地下水和土壤的二次污染。”全国灰霾防治行业联合组织、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军洋说,他了解到,我国污泥的实际有效处置率还不到25%。

      曾从事环保工作多年的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也坦言,污泥处理之所以难达标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不足。“有人计算,想要把污泥处理到合格,每一吨污水的处理成本将上浮0.2元,对很多城市而言都是很大的负担。”

      截至2015年9月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62亿立方米/日,污泥处理的成本由此可见一斑。

      “处理污泥需要大量的投资,所以中国各级政府现在都在研究PPP(即公私合作模式)。但是,要使社会资金进入环保领域,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让社会资金得到利润回报。”赵华林说,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财政水平也相对紧张,“现在,一谈到补贴,大家都比较慎重”。

      环保“差钱”

      污泥处理遭遇的筹资困境,正是中国庞大环保市场的一个缩影。

      “经过我们的粗略测算,到2020年,新能源、环境修复、污染治理等领域的投资需求将达到22万亿元。”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行业研究员陈鹏告诉《经济》记者。

      但是,鉴于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其项目前期投资数额巨大,回报周期较长,收益率也相对较低,可观的市场需求,也意味着几乎同样巨大的资金缺口。

      “过去一段时间,投资于环境治理、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等绿色产业的资金太少,绿色项目的融资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原因就在于,许多绿色项目的盈利不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说。

      他指出,未来每年的绿色投资需求约在2万亿至4万亿元人民币之间,而政府财政每年只能拿出3000亿元左右投资于绿色产业。“必须尽快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动员和激励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能源结构的绿色化转型。”

      为了吸引资金进入环保领域,2014年,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广PPP。“PPP主要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当然也包括环境领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现在都对PPP非常重视,在中央和地方层面都储备了相当数量的PPP项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说。

      他还告诉《经济》记者,尽管储备数量不小,但截至目前,项目签约率却“不是特别理想”,仅在10%左右。

      究其原因,苏明认为,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于观望阶段。“民营企业的一个普遍担忧是,地方政府领导不断更换,本届领导定的项目,下届的领导会不会认?”

      PPP专家、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教授王守清也有此感受。他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央政府各部委针对PPP模式的推广和实施已推出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考虑到现行法律制度中仍有部分阻碍PPP推行的制度,如土地招拍挂制度、税收制度等,而PPP项目周期一般又长达10年到30年,“靠三四年一修的短期规章政策文件来规范,在政府信用不足时不能给投资者足够的信心,确实有必要制订一部专门法律”。

      针对于此,苏明表示,财政部正在积极调研、加快推进PPP立法的相关工作,意图通过高层次立法,全面规范PPP项目的审批流程、管理程序、政企核心权利义务、合同框架和风险分担原则、退出机制以及纠纷处理机制等。“我认为,有了法律,民营资本的担忧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为下一步推广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苏明说。

      来自韩国的PPP经验

      在韩国,不仅污泥能被变废为宝,经过处理的污水更是能够达到一级标准,甚至可以满足其一级保护动物水獭的生存要求。

      为什么韩国能够做到这一点?难道是因为他们的环保资金特别充裕吗?

      韩国大邱环境公团理事长尹

关键字:   经验 来自 模式 治理

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碳中和战略合作网:xxx(署名)”,除与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碳中和战略合作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碳中和战略合作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jnzlhz.com

图片新闻

  •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
  •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2023第十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阿里云首个双碳管理产品―能耗宝,重磅发布!
  •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立邦建筑节能双碳目标参编上海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标准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湖北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达17.04亿元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